适逢“两会”,环保主题无疑是会上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,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成为一大关注焦点。
新能源汽车发展引发关注与讨论
在两会开始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,政府就已经释放出继续坚定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强烈信号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确定了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要求,政府将从动力电池、充电基础设施、财政补贴等5方面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。
两会上,许多代表也提出了与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议题。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《关于在京津冀一体化下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提案》中就指出,有必要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导向,将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区域,把共同、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放在重要位置,给予更多重视和政策支持。
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利好
政策利好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了很多阻碍。李克强总理在2月24日的国务院会议上,就新能源汽车提出了一下五点措施:一是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;二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;三是扩大城市公交、出租车、环卫、物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;四是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;五是完善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。
在政策的支持下,新能源汽车被人诟病的最大问题充电问题也将得到解决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的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(2015-2020年)》提出,到2020年,全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1.2万座,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,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。
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线,更是成为加速中国从汽车大国迈进到汽车强国的“助推器”。据中汽协数据显示,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.04万辆,销售33.1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.3倍、3.4倍。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,2016年1月,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.61万辆,同比增长144%。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,2016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3748辆,较之2015年1月同比增长1.8倍。
从新能源汽车出现到集中爆发,中国市场的发展之快出乎所有人意料。现在,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线,从战略上看,更是让中国看到了从汽车大国迈进到汽车强国的希望。
分时租赁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
在这种大潮下,分时租赁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迈入实际应用的最佳手段。
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吴小员副教授指出,发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,通过以“租”代“售”,实现以“租”促“用”、以“租”促“售”,可让更多消费者体验、使用电动汽车,是示范城市快速扩大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规模的最佳路径之一。
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有利于节能减排,而且采用汽车共享的模式,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,推进城市低碳可持续交通体系建设。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它可以提供一种更为便捷、低价的出行方式,有效解决买车摇号、出行限号等难题。
对于政府公车改革,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也有很多优势。相比公务配车,新能源车的使用率可以提升两到三倍,其使用成本比传统车低80%。而且,分时租赁的模式可以使用在互联网平台上,更加公开透明。
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落地应用
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韦瑾说“2016年,北京市计划在国家部委及北京市相关单位完成2000辆纯电动车分时租赁的示范运营,到年底计划完成6000辆,包括建成175个充电网点。”届时,北京市将建立基本覆盖中央驻京单位、北京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间的自助分时租赁网。
在中央政府号召下,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结合公车改革引入了分时租赁。
镇江是最先引入分时租赁进行公车改革的城市之一。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殷国兴介绍说,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,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机关公务车改革之中。随着镇江车改的推进,汽车租赁也将成为机关单位公务出行的方式之一。“作为一个有益的尝试,正好有效解决了镇江市广大干部日常和公务出行的问题,既方便了工作,也节省了财政开支,又符合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的需求。”
镇江市政府公车改革的落地实施和顺利推广,都离不开分时租赁技术服务商微租车的技术支持。微租车在国内租赁领域推出手机远程车辆逆控制技术,是目前国内唯一掌握此技术的企业。微租车通过车辆CAN总线对多达240款车进行逆向控制的科技企业,其中包括85%的燃油车适配和100%的新能源车适配。
记者采访了微租车CEO杨洋,他认为分时租赁的出现,对中国人的出行方式将产生划时代的影响。在政府公车改革中,分时租赁配合新能源汽车,为公务用车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,不仅做到了合理配置资源、节约成本,对保护环境、解决新能源汽车推广难题也有积极的示范作用。微租车已经把政府公车改革作为分时租赁发展的四大应用领域之一。同时杨洋对未来新能源分时租赁的发展充满信心,他认为目前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,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分时租赁的推动意义重大。
笔者认为,分时租赁本身的“按需付费、全程自助、随借随还”的特点和“节能环保、科技智能、经济便利、分时共享”的优点,必将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“助推器”。